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由于折返运动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它的特点是阵发性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发作时心率一般150-250次/分,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数分、数小时、甚至数天,自动或经治疗后终止,部分可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如常人,发作间隙长短不一。
心脏自身因素:主要为各种器质性病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
全身性因素:包括药物毒性作用、各种原因的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神经与体液调节功能失调。
其他因素: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两者张力平衡时心电稳定,而当平衡失调时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但心脏以外的器官发生功能或结构病变时,也可导致心律失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重度感染、脑卒中等。
不良习惯:如熬夜、饮酒、疲劳等,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心率加快,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此外,精神紧张、过度换气等也可诱发本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导致机体代谢增加,心率加快,可引起或加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
医源性因素:如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可能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
阵发性室上速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青年居多。但常好发在下列人群:
电解质紊乱者,特别是低钾血症,低钾是细胞外钾离子降低,细胞内钾离子向外移动增加,复极速度更快,导致心动过速。
心脏疾病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上述疾病会导致局部心肌损害或坏死,引起心脏传导系统出现问题,进而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精神压力大者,如长期焦虑、高强度工作的人群,该类人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容易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心率加快,进而容易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那阵发性室上速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呢?心动过速通常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胸闷、头晕,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例如:
各脏器缺血缺氧,心动频率过高,导致心脏舒张期变短,心脏射血量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轻者可有头晕,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肾灌注减少,可引起肾功能下降,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重者可导致肾衰。
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由于心率加快,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心绞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由于快速的心跳,导致心肌持续收缩,冠状动脉长期受到压迫,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绞痛。症状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快速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心律失常、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青少年、甲亢、低钾血症、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要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于有疑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徐慧
徐州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 主治医师
简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扬州大学 心血管内科,在三甲医院工作数年,熟练掌握各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常笑健康):有一种心律失常叫阵发性室上速,你知道它的病因吗?
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果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点击网站底部获取联系方式,本站第一时间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luobo123.com/7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