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一部分人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
其中,多尿是最常见的症状。
很多糖尿病人大多会出现小便增多的现象。
也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甚至有些糖尿病患者不敢喝水,怕老上厕所太麻烦。
但是不喝水也不好受,
糖尿病人就很纠结,应该怎么办,
是应该多喝水还是应该少喝水?
应该怎么喝?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1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小便增多,和喝水多有没有关系?
糖尿病患者尿液多,是由于血液中过多的糖分引起的,
糖尿病患者无法有效的利用身体里过多的糖分,
就会使糖分聚集在血液中,
这种高血糖水平的状态就会促使人体处理多余的糖分,
结果人体就通过尿液将多余的糖分排出体外。
就出现了多尿,与喝水多少没有关系。
2
糖尿病患者应不应该多喝水?
人体通过尿液排出糖的同时,也排出了大量的水分,人就会出现口渴的感觉。
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体内血液浓缩,血液粘度增加,
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比如脑血栓,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体内水分减少,血糖进一步升高,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过高,人体就会从皮肤组织中吸收水分,使皮肤干燥,瘙痒,增加皮肤感染的机会。
这也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毛囊炎,皮肤疖、痈的原因。
由于体内脱水不能够及时补充,血液粘度增加,
会使远端毛细血管缺血,缺氧,
引起肢体末端供血不足,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仅不要少喝水,而且还要适当的多喝水。
普通人每天应该保持2000毫升的饮水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还要多喝一些,
大量糖分从尿液排出,尿道成酸性环境,
容易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通过大量喝水能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几率。
血糖控制比较差的人,要改善口渴多尿的症状,
应该要尽快降低血糖,使血糖平稳,口渴多尿的症状也会明显的减轻。
但是,也要根据病情,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情不同对水的需求量不同。
1、对于血糖比较高,或者合并炎症、感染等情况,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病情,脱水比较严重,一天需要的液体量就会大大的增加,可能会增加到6000到8000毫升。
2、对于肾功能不全,心衰的病人饮水量就要受到限制。
肾功能不全,饮水量太大会加重肾脏负担。
3、心功能不全的人,要每天计算液体的出入量,出量要大于入量,才能使水分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
喝水要选择白开水,不要选择其他任何饮品来替代。
要少量多次的喝,不要一次性喝太多,
一次性喝太多会使尿量明显增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一般小便由黄色变成清白色就是水量足够的表现。
总结一下,糖尿病人要适量的多喝水,
控制好血糖也是减轻症状,缓解病情的重要手段,
病情不同,疾病阶段不同饮水量不同,
喝水要喝白开水,少量多次喝。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内科王医生):糖尿病人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应该怎么喝?
推荐阅读:
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果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点击网站底部获取联系方式,本站第一时间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luobo123.com/79478.html